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国内贸易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除对比利时部分产品进口禁令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07:31:13  浏览:977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国内贸易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除对比利时部分产品进口禁令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卫生部 等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国内贸易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除对比利时部分产品进口禁令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卫生部 等


1999年6月11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卫生部、海关总署、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国内贸易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七部(署、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暂停进口和禁止经销比利时等国受二恶英污染食品的紧急通告》(公告1999年第6号);7月
2日,七部(署、局)又发布了《关于对比利时等国二恶英污染事件处理意见的补充通知》(公告1999年第7号)。上述两公告要求暂停进口并禁止经销原产于比利时的部分可能受二恶英污染的食品。最近,根据欧盟委员会及比利时政府对事件的调查结果和比驻华使馆向我提供的最新
情况,经我主管部门专家进一步研究,并参照其它进口国家(地区)的做法,现决定部分解除对已被暂停进口和禁止经销的比利时产品的禁令,具体规定如下:
一、自发文之日起,对比利时生产的鱼及其制品、兔及其制品、奶及奶制品、巧克力产品及以上述产品为原料的其它可供人类食用的产品,凭比利时政府授权的权威检测机构出具的该产品二恶英含量检测报告及比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该产品不含二恶英的声明准予进口;对比利时生产的
羽毛或羽绒制品准予进口。海关根据《补充通知》第八条的规定办理征税验放手续。上述产品的具体范围按照本通知所附产品目录执行。
二、除本通知第一条所列的解禁产品之外,对原七部(署、局)1999年第6、7号公告规定暂停进口的原产于比利时的其它产品,仍按照原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请遵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请立即上报。
附件:解除自比利时进口禁令产品目录
附件
解除自比利时进口禁令产品目录
------------------------------------------------
| 商 品 编 码 | 商 品 名 称 |
|-----------|----------------------------------|
|01060029 |其他活动物:兔 |
|-----------|----------------------------------|
|01060090 |其他活动物:兔 |
|-----------|----------------------------------|
|02081010 |家兔或野兔的鲜、冷、冻肉及食用杂碎 |
|02081020 | |
|02081090 | |
|-----------|----------------------------------|
| |兔的肉及食用杂碎,干、熏、盐腌或盐渍的;可供食用的肉或杂碎 |
|02109000 | |
| |的细粉、粗粉 |
|-----------|----------------------------------|
|0301项下全部编码 |活 鱼 |
|-----------|----------------------------------|
|0302项下全部编码 |鲜、冷鱼,但0304的鱼片及其他鱼肉除外 |
|-----------|----------------------------------|
|0303项下全部编码 |冻鱼,但0304的鱼片及其他鱼肉除外 |
|-----------|----------------------------------|
|0304项下全部编码 |鲜、冷、冻鱼片及其他鱼肉(不论是否绞碎) |
|-----------|----------------------------------|
| |干、盐腌或盐渍的鱼;熏鱼,不论在熏制前或熏制过程中是否烹 |
|0305项下全部编码 | |
| |煮;适合供人食用的鱼的细粉、粗粉及团粒 |
|-----------|----------------------------------|

|03079110 |活、鲜或冷的其他鱼种苗 |
|-----------|----------------------------------|
|03079199 |活、鲜或冷的其他鱼 |
|-----------|----------------------------------|
|03079990 |其他鱼 |
|-----------|----------------------------------|
|0401项下全部编码 |未浓缩及未加糖或其它甜物质的乳及奶油 |
|-----------|----------------------------------|
|0402项下全部编码 |浓缩、加糖或其他甜物质的乳及奶油 |
|-----------|----------------------------------|
| |酪乳、结块的乳及奶油、酸乳、酸乳酒及其他发酵或酸化的乳和 |
|0403项下全部编码 |奶油,不论是否浓缩、加糖、加其他甜物质、加香料、加水果、加坚 |
| |果或加可可 |
|-----------|----------------------------------|
| |乳清,不论是否浓缩、加糖或其他甜物质;其他税号未列名的含 |
|0404项下全部编码 | |
| |天然乳的产品,不论是否加糖或其他甜物质 |
|-----------|----------------------------------|
| |乳清,不论是否浓缩、加糖或其他甜物质;其他税号未列名的含 |
|0405项下全部编码 | |
| |天然乳的产品,不论是否加糖或其他甜物质 |
|-----------|----------------------------------|
|0406项下全部编码 |乳酪及凝乳 |
------------------------------------------------

------------------------------------------------
| 商 品 编 码 | 商 品 名 称 |
|-----------|----------------------------------|
|04100090 |其他税号未列名的兔产品 |
|-----------|----------------------------------|
|0505项下全部编码 |禽的羽毛、羽绒等 |
|-----------|----------------------------------|
|05061000 |兔的骨胶原及骨 |
|-----------|----------------------------------|
|05071000 |兔的牙,牙的粉末及废料 |
|-----------|----------------------------------|
|15041000 |鱼肝油及其分离品 |
|-----------|----------------------------------|
|15042000 |除鱼肝油以外的鱼油、脂及其分离品 |
|-----------|----------------------------------|
|15060000 |兔的油、脂及其分离品,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化学改性 |
|-----------|----------------------------------|
| |兔的油、脂及其分离品,全部或部分氢化、相互酯化、再酯化或反 |
|15161000 | |
| |油酸化,不论是否精制,但未经进一步加工 |
|-----------|----------------------------------|
| |兔的油、脂及其分离品混合制成的食用油、脂或制品,但税号 |
|15179000 | |
| |15.16的食用油、脂及其分离品除外 |
|-----------|----------------------------------|
| |兔的油、脂及其分离品,经过熟炼、氧化、脱水、硫化、吹制或 |
|15180000 |在真空、惰性气体中加热聚合及用其他化学方法改性的,但税号 |
| |15.16的产品除外 |
|-----------|----------------------------------|

|15220000 |兔的油鞣回收脂等 |
|-----------|----------------------------------|
|16010000 |兔的肉、食用杂碎等 |
|-----------|----------------------------------|
|16021000 | |
|16022000 | |
| |其他方法制作或保藏的兔的肉、食用杂碎或兔血 |
|16029010 | |
|16029090 | |
|-----------|----------------------------------|
|16030000 |兔肉、鱼的精、汁 |
|-----------|----------------------------------|
|16040000 |制作或保藏的鱼;鲟鱼子酱及鱼卵制的鲟鱼子酱代用品 |
|-----------|----------------------------------|
|1806项下全部编码 |巧克力及其他含巧克力的食品 |
|-----------|----------------------------------|
|第19章 |含乳或乳制品的谷物、粮食粉、淀粉制品、糕饼点心 |
|-----------|----------------------------------|
|21050000 |冰淇淋及其他冰制食品 |
------------------------------------------------



1999年10月25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国CFO在公司并购中的角色及如何实现CFO的价值

阚凤军


  根据笔者参与国内及境外融资并购项目的经历,发现公司CFO在整个并购中并没有发挥主导作用,这与国际并购中CFO的重要角色相距较大。本文试图通过国际并购中CFO角色的介绍,为中国CFO提供一点参考。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公司CFO在整个并购过程中,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公司并购策略的制定者。CFO作为公司决策者,一般都与公司CEO共同制定并确保公司收购方案能够满足公司的运营目标。这意味着 CFO不能局限于交易在财务上的可能性,需要关注其他问题以促使交易成功,如目标公司是否合适?原因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等?CFO通过上述问题,不仅能够更好的理解交易潜在的问题,更能够从项目的整体进行评估和把握。如此,项目推进过程中,他们才能更好地展现并购愿景,更好地争取公司股东的理解与支持。

2、 交易协同效应管理者。协同效应能够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通过整合平台运作及新的产能增加销售收入,从而降低成本开支等。无论何种协同,CFO在并购后的整合中识别、发现合适的人、制订合适的财务激励政策、并建立相应的监控体系确保并购整合如期推进等,都直接关系并购成功与否。

3、 并购交易的整合者。 CFO通过识别重组目标公司有关流程、人员、组织架构等来实现交易价值的最大化,进而影响到并购的整合进程、整合效果。 这一角色日益重要,考察一个并购项目成功与否,关键看交易的整合,整合效果关键看CFO的领导能力及业务水平。

由此可见,CFO通过上述角色的发挥,能够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推动者。如何实现或完成这样的一个关键角色,CFO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出努力:

1、 制定并完善公司的整体战略意图

2、 识别公司的投资与机会

3、 确保公司不超过目标公司的正常价值进行收购

4、 全力实现并购协同整合效应

5、 与目标公司现有员工建立充分的沟通渠道与信任体系

6、 永不放弃对目标公司控制




阚凤军律师 020-28337942/13924073030 广州安华理达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通知

北京市司法局


北京市司法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通知


各区县司法局,市局机关各有关处室:

  为进一步规范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已经2006年12月11日第30次局长办公会审议并通过。现予印发,请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工作中认真执行。


二○○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北京市实施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结合我市司法行政机关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根据,坚持公正、公开、责罚相当的原则,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和行政管辖区域内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行政执法人员应秉公执法,不得利用职权为自己或他人牟取不正当利益。

第三条 行政处罚案件由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相关业务部门负责承办,法制部门负责对本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进行审核。司法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对本机关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负责。

司法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组织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前期调查。市司法行政机关业务部门负责对接受委托的组织、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办理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指导监督。

第四条 司法行政机关发现本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错误或者不当的,应当及时纠正。
市司法行政机关发现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错误或者不当,应当通知区县司法行政机关纠正。

第五条 行政处罚案件统一由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制工作部门负责综合统计,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于每年一月十日前向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报送本机关上一年度行政处罚工作情况。

第二章 管辖和回避

第六条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案件,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司法行政机关管辖。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七条 对同一违法行为,两个以上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都有管辖权的,由先立案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管辖。因同一违法行为不得对当事人予以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之间对管辖权有争议的,应于发生争议之日起三日内报请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第八条 对于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案件,应当由有行政处罚管辖权的司法行政机关及时移送有关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执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主动提出回避申请。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

第十条 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回避的,一般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说明理由。书写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执法人员应当记录在案,由申请人签名、盖章或捺指印。

第十一条 执法人员的回避,由本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区县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

第十二条 在司法行政机关作出回避决定前,执法人员不停止对行政处罚案件的调查。

第三章 处罚程序

第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根据情况分别适用简易程序和一般程序。
第十四条 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当场实施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 按照简易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必须执行下列程序:

(一)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二)告知当事人违法事实、处罚理由和依据;

(三)填写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四)将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

(五)在二日内将行政处罚决定报所属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第十六条 适用一般程序查处违法行为,案件调查部门应当履行立案审批手续,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后,依法进行调查取证。

第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案件调查部门进行调查时,应当全面、及时、合法地收集、调取有关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对认定的事实均应有相应的证据证明。

为调查案件的需要,可以依法进行现场勘验和技术鉴定。对重要的书证、物证,应当调取原件、原物或进行复制。

第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调取、制作的证据种类主要有: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

第十九条 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违法行为是否存在;

(三)违法行为是否为当事人实施;

(四)实施全部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

(五)违法行为有无从轻、减轻处罚、不予行政处罚或触犯刑法构成犯罪的情形;

(六)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第二十条 在调查(询问)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询问)之前,执法人员应当向被调查(询问)人员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并记录在调查(询问)笔录中。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应当使用钢笔或者签字笔制作调查(询问)笔录,笔录由被调查人(被询问人)阅读后或由执法人员向其宣读后逐页签名或盖章、捺指印。记录被调查人(被询问人)回答的问题有修改的,应由被调查人(被询问人)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捺指印。被调查人(被询问人)拒绝签名或盖章、捺指印的,应当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在笔录上注明情况并签名。

第二十二条 调查(询问)笔录应记明调查起止时间、地点。调查时间要准确到年、月、日、时、分。调查地点要具体到市、区(县)路、门牌号、楼层、房间号,或乡、村、队。

第二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必须告知当事人拟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并将以上情况记录在案。

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不得因当事人陈述、申辩而加重处罚。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 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 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 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第二十五条 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六条 案件调查终结后,案件调查部门应当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报本机关负责人审查后作出如下处理:
(一)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当事人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第二十七条 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对当事人拟作出责令停业、吊销执业证书、对个人处以三千元以上罚款、对机构处以二万元以上罚款等行政处罚的,案件调查部门应即告知当事人在三日内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案件调查部门应在三日内将行政处罚意见和全部案卷材料送法制工作部门,包括被处罚人的身份证明、立案审批表、证明违法事实的相关证据材料、调查(询问)笔录、听证权利告知书等,由法制工作部门依法举行听证会;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在报本机关负责人签批前应经法制部门审核。案件调查部门应向法制部门提交以下审核材料:

(一) 处罚的事实根据;

(二) 处罚的法律依据;

(三) 执法程序文件;

(四) 拟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五) 法制部门认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九条 法制部门接到案件调查部门提交审核的全部材料之日起七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行政处罚决定主体是否合法,行政处罚案件是否在本机关的法定职责范围内,是否超越或滥用权限;

(二)认定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证据的取得是否合法;

(三)适用的法律依据是否正确;

(四)程序是否合法;

(五)内容是否适当;

(六)行政执法文书是否规范;

(七)是否应予移送有关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八)其它应当审查的内容。

第三十条 对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投诉的案件,应当在作出是否立案决定后七日内书面告知投诉人;对立案后办结处理的投诉案件,应当于作出处理决定之日起七日内书面告知投诉人。

第三十一条 责令停业、吊销执业证书、对个人处以三千元以上,对机构处以二万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应当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

集体讨论应制作包括以下内容的集体讨论记录:

(一) 时间、地点;

(二) 案由;

(三)主持人、出席人员、列席人员、记录人员的姓名及职务;

(四)承办人员汇报案情;

(五)参加讨论人员的主要观点和意见;

(六)结论性意见。

集体讨论记录应归入行政处罚案卷。

第三十二条 决定不予处罚并已告知当事人的,如无新的证据不得再就同一事项重新作出予以处罚的决定。

第三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数额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司法行政机关名称和日期,并加盖司法行政机关印章。行政处罚决定书落款日期应以行政机关负责人签批日期为准。

司法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对当事人处以罚款的,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应当载明缴纳罚款的银行。

第三十四条 在主要执法文书中,各类主体首次出现时应使用全称,其后可用简称但应予以注明;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应使用全称,并准确引用到条、款、项、目。

第三十五条 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向当事人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应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七日内送达当事人。

行政处罚文书的送达,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方式送达,受送达人或代收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的日期并签名或者盖章。受送达人拒收行政处罚文书的,送达人应记明拒收的事由和日期并签字,将行政处罚文书留置受送达人住所或收发部门即视为送达。

第三十六条 案件调查部门应于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十日内向本机关法制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处罚的执行,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北京市司法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区县司法行政机关代为执行。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条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并可以从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事宜由法制部门和案件调查部门共同办理。

当事人确有经济困难,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应当写出书面申请,提出具体、可行的延期或者分期缴纳罚款的计划,经作出处罚决定的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可以延期或者分期缴纳。

第四十条 适用简易程序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 依法处以二十元以下罚款的;

(二) 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第四十一条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的,必须向当事人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不出具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罚款。

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所在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银行。

第四十二条 案件调查部门应当自司法行政机关立案之日起六十日内办结行政处罚案件,并于办结之日起十日内填写结案审批表,经法制部门同意,由本机关负责人签批后结案。

因特殊原因不能办结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在期限届满三日前,可以决定延长三十日。

司法行政机关为了查明案情委托有关机构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上述期限。

第四章 立卷归档

第四十三条 案件调查部门应于结案之日起三十日内立卷,并按本机关档案管理有关规定归档。

行政处罚案件实行一案一卷制度,一卷一号。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可以实行一案二卷,即正卷和副卷,副卷一般收存不宜公开的文件。

第四十四条 卷内文书应当使用钢笔、签字笔或毛笔书写。制式文书不应留有空白项。所有文书只存一份正本。

不能随文书装订立卷的证据,应放入证据袋中,随卷归档,并在证物袋上注明证据的名称、数量、取得时间、地点等内容。

第四十五条 卷内文书应按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其送达回证在前,其余文书按照办案时间的顺序排列。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规定由北京市司法局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规定自二○○七年一月一日起实施。

一九九七年四月十四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司法局行政处罚程序操作规程》同时废止。